北宋赵光义在位初期,当时割据浙江的吴越国主钱俶选择归顺宋朝。就这样,宋朝兵不血刃解决了吴越国问题。如果不考虑越南北部这块领土专业配资财经网,和唐朝相比,北宋完成了对南方地区的统一。
北宋的统一,基本上都是依靠军事行动来解决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钱俶没有选择抗拒,而是选择归顺?
个人觉得:
1、吴越国的传统
其实我个人觉得,这一点可能和吴越国的传统有关。
事情还得从吴越国的来历有关。
吴越国的开国大王钱鏐,是晚唐时期的一个军头:当然,钱鏐属于新军头。晚唐唐僖宗在位期间,黄巢起义爆发。当然,唐廷和黄巢起义军都不是赢家,甚至很多老军头都是输家:因为黄巢起义的冲击,导致唐朝失去了压制各地军头的资本,所以唐朝是失败方;
展开剩余73%黄巢起义最后也归于失败,因此,黄巢也不是赢家;
并且,一些老军头也因为黄巢起义的冲击而被消灭,所以他们也是黄巢起义的吃亏一方。
反倒是,因为黄巢起义的冲击下,很多新的军头为此诞生,这些,才是赢家——比如朱氏梁朝(五代后梁)的开国皇帝朱温、王氏蜀国(十国前蜀)的开国皇帝王建,乃至钱鏐、杨行密这些,他们才是黄巢起义的红利享受者。
钱鏐利用唐末的战乱,割据了浙江地区,建立了吴越国。
起初钱鏐的身份是唐朝的军头。但是,随着朱温推翻唐朝,建立朱氏梁朝之后,其他军头也都各有盘算。
当时,钱鏐手下的大臣罗隐建议钱鏐:既然朱温能够称帝,那钱鏐也该称帝,和朱温分庭抗礼。
不过,钱鏐很清楚:自己的实力比不得杨行密(按:这里指的是杨行密的势力,因为此时杨行密已经去世)、王建、李克用这些巨头级别的势力。如果自己称帝,引起杨行密或者梁朝的围攻,自己承担不起这个后果。
所以朱温称帝以后,钱鏐派人前往梁朝地盘上,表示吴越国愿意臣服梁朝。而朱温眼看钱鏐这么懂事儿,当然也表示承认钱鏐的王位合法性。
五代十国战乱频繁。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,不论谁夺取了中原的统治权,吴越国的君主都会选择向中原朝廷称臣。就这样,钱家人给浙江地区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。
所以,当北宋发动统一战争,而且有吞并吴越国的意图的时候,按照钱家的传统,钱俶也不敢考虑对抗。
2、实力问题
当然,即便是钱俶打算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,也失去了条件。
因为在过去,五代统治者的实力有限,而且,吴越国还可以利用中原和蜀国、南唐等势力的冲突来保证自己安全。但是在赵光义做皇帝那会儿,非但孟氏蜀国(十国后蜀)、南唐都没了,就连马氏楚国故地的军阀和南汉,也都被宋朝消灭。此时吴越国失去了周旋空间。而单靠军力,吴越兵可能连南唐兵都打不过,更别说对抗宋兵了。
所以,迫于这一点,钱俶在面对宋朝打算吞并吴越国的时候,自己能做的,也就是给钱氏家族找一个体面的退场空间。
3、结语
其实根据考古等资料,钱氏家族也未必没有野心:比如在五代那会儿,吴越国也偷摸使用过独立的年号,使用过天子规格的东西。这都说明钱家人也有当皇帝的想法。但是,因为从一开始,吴越国的综合实力就处于一种实力不足的局面,无力对抗周边强邻。
所以实力决定很多问题。
如果吴越国当时能得到外星科技的助力,或许,吴越国非但不会乖乖向中原称臣,闹不好还会主动北伐。
终究专业配资财经网,一切都是让实力说话。
发布于:辽宁省兴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